【有关说明:一,下面是熊杨林老师整理的市初中历史教研会议关于本届中考历史备考的部分信息要点,供参考。二,原计划本月召开的全县初中历史中心教研组长会议因故取消。】
3月12日,全市初中历史教研会上,关于本届中考历史考试有如下一些精神需要引起注意。
总体构想是:难度基本不变,内容略加微调。
1、选择题中任然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题为主,同时注意历史发展中的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等。
2、试卷中分值分布为:政治史34分,经济史16分(材料题一题,8分,选择题4小题;);文化史10分(选择题中5个小题)。
3、四本书尽量独立出题,不进行中外史综合(二战除外)。
4、淡化的内容: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的罪行,俄国侵华的面积等;苏联改革及东欧剧变。
5、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八上,第2.4.6.7单元,其中7单元中加入第22课中关于教育的内容;八下,社会经济(1949——1966年,1978年以后的发展情况;城市经济,农村经济,对外经济及社会生活;外交成就(50年代,70年代及80年代以后的)及祖国统一);九上;西方资本主义革命及改革史,世界由分散到整合(含九下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标志性的历史事件的评价,经济发展的状况分析;九下: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与新兴民族独立的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
6、探究题中可能出现小论文。小论文题将以给材料的形式出现,包含:对材料题中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辩证评价;对材料题历史观点的评价。能力要求:观点一分为二,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答题的程序: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综合论述——小结。